落實改造 永續經營

 

    北投吉慶社區在三十年前,原是一片原野稻田景觀,由於經濟蓬勃的發展,及外地居民的遷移定居,逐漸形成今日的住商社區。

    論建築物可謂老舊拼陳。一千六百三十一戶居民落居於此,為生活打拼休戚與共。因工業社會的轉型而形成居民的冷漠,彼此間缺乏互動、聯繫。在「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態下,因而任其丟棄紙屑、煙蒂,牆面上廣告貼紙任意張貼,水溝、空地、防火巷、畸零地、狗糞、垃圾點髒亂。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只有嗚著嘴、捏著鼻、搖搖頭嘆息、眼不見為淨、埋怨別人、怪政府無能、教育失敗..。如此的現象一天過一天、一年過一年,給人的印象是老舊而髒亂,多年來不但談不上生活品質更缺乏生活朝氣。

有鑑於此,本會黃勝宗理事長,在八十四年一月六日成立吉慶社區發展協會後,結合有心人士率先成立社區環保義工隊,開始向社區內巷弄髒亂死角進軍,並訂每個月第一個星期天為「吉慶社區環保清潔日」, 不論刮風下雨,從不間斷。義工們因而激起一股熱烈的社區情,落實改造了累積三十年的艱鉅工程。歷經六年的努力加上公共空間的綠美化改造、公共空間環境改造的規劃執行、社區小廣告的清除及石牌路招牌的美化,讓一個社區從老舊的外貌透過改造更新後,終於讓整個社區脫胎換骨,由老舊而新生,繼而蛻變成台北市最優社區,成為第七屆全國十大環保模範社區,更蒙獲李總統召見嘉勉,為此社區居民深獲鼓舞,大家團結一心,為落實社區主義而樹立典範。其過程最大的挑戰者就是『自己』,我們相信只要有心及用心經營,成就必在我心。

    生活品質的提昇是居民共同的願景,六年來,由於建設局、錫塯環境綠化基金會及各相關單位的補助與輔導,吉慶社區藉由空間的改善實現了夢想,也獲得了鼓舞與重生,環境空間景觀的改變,美化了社區也淨化了人心,更進而實現了社區主義的目標。經驗告訴我們,人力、財力、物力對於社區的改造缺一不可,而更重要的是決心和毅力。吉慶社區歷經義工的投入,帶動了住戶的參與,也相繼完成了點、線、面的整體綠美化,老舊社區改造的例子證明了「事在人為」的道理。

    如今我們都知道,台灣自從82年9月份起已經進入國際高齡化社會的行列。本社區更應著重於健康方面之營造;承蒙老五老基金會、衛生所及各相關醫療機構;如保健、急救、包紮等及相關醫療常識之專業培訓。志工藉由個人衛生、家庭保健常識之吸取、發揚「五老」觀念,推行鄰里互助、節省醫療資源、減少社會成本,促使家庭幸福美滿、社會健康祥和。

    本社區預定三年內積極配合各項健康議題之推廣,期能運用社區組織的力量,結合各方資源,促使居民們實踐健康生活,進而達到“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的目標。其實我們要說:老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年失依、失能、失智。所以為了自己、家人、親友,我們都應該加入社區健康營造的行列,一同來學習預防慢性病的『簡易健檢DIY』,為自己的親、朋、好友量身訂做的『保健DIY,遠離老年失依、失能、失智的『五老DIY』。讓我們的生活可以達到健康快樂的境界,所以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是必要的。

目前我們的作法是:                                      

   積極培訓志工。

◎定期、定點關懷老人及居家安全措施之預防。

◎隨時提供保健原則之諮詢。

◎協助、陪同老人健檢並加強成人健檢宣導。

◎舉辦保健活動宣導居民重視保健及常識。

◎鼓勵老人參與社團增進活力成為快樂家族。

                   

 營造健康社區是我們的目標

    本社區除了延續既有的成果外,更願藉機會分享我們的經驗與心得。期盼各位先進能不吝指教,並秉持「一顆有感覺的心」來疼惜;伸出「熱情的雙手」來栽培。有了您的鼓勵我們將會更用心修築美麗的夢想,更用力再愛我們的家園。回顧過去的改造歷程,懷著感恩的心,時時刻刻激勵自己,除了保有成果外更應永續經營。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