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環境改造主題暨營造主題
吉慶社區八年營造成果,絕非偶然的,因為我們凝聚了一群有共識的志工及熱心人士投入。居民們的一句感謝的話和一顆感恩的心,將是他們推動社區生活品質向上提昇的原動力。
感謝歷年來建設局、環保局、社會局、都發局、警察局、民政局、文化局、工務局、區公所、衛生所、錫塯綠化基金會、七星綠化基金會、美化環境基金會、老五老基金會、社區綠化聯盟促進會…等相關單位之補助及輔導。
三、四年來國內外已有社區里長、理事長、重要幹部、專家、學者、機關首長、研究生、學生、志工等一千五百多人來參觀過吉慶社區改造的成果。雖然我們不知道什麼是社區營造,但是我們願意將實際改造的過程及經驗與大家分享,期望能激勵更多工作夥伴共同來愛護我們共同生長的這塊土地。亦讓社區領袖作為推動之參考。
有鑑於「取之於斯,回饋於斯」,吉慶社區的經驗或許不能完全適用每個組織體,然而分享社區的成長過程,回應各界的批評指正,卻是吉慶社區得以不斷反饋、修正之動能,茲就社區成長歷史、各界來訪、分析來訪區域,說明於後:
(一)石牌國小通學步道
主要內容:
社區內的石牌國小人行道上,植台灣欒樹,為社區的通學、通勤、生活步道,但因小汽車之停放,環境品質低落,已經影響行人無法順利的通行,成為社區居民關注的焦點,藉參與式社區設計的帶動強化步道之通行、休閒、美觀機能,並結合新爭取到的致遠二路國小退休主任舊宿舍作為社區活動中心的活用,來整體改善致遠二路的景觀美質。
推動過程及方法:
經由初步問卷、訪談及座談的多次討論,及多次的社區觀察與分析,與居民共同討論出符合社區需求的步道內容,並配合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的地區環境改造計畫經費,於88年完成步道的改善工程。
辦理成效:
提供給社區居民較之前更多樣豐富的綠意、舒適、安全生活空間行道樹、綠美化植穴、花台座椅、盆栽的整體步道空間。現在成為社區常利用作為各項展演的場所。
(二)吉慶區民活動中心:
主要內容:
配合石牌國小通學步道的設計,致遠二路原為國小退休主任舊宿舍爭取為社區活動中心,為善加運用原有室內外之開放空間,將原有的室內隔間打通,以符合社區活動的要求,並將戶外庭院、陽台、圍牆綠美化,成為一處鳥語花香、社區交流的好場所。
推動過程及方法:
與石牌國小通學步道同時進行社區訪談、座談等討論會,多次與公部門討論改造的可行方向,並配合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的地區環境改造計畫經費,於88年完成社區活動中心的改善工程。
辦理成效:
提供給社區居民較之前更多樣豐富的綠意、舒適、安全的社區活動中心,現在成為社區生態花園、各班團隊推展社福活動、社區小型開會、戶外休閒聯誼的場所。
(三)打開唭哩岸之門吉慶社區博物館計畫
主要內容:
透過社區博物館的概念,博物館可以不再是建築物內凝固靜止的展覽品,而是在地生活「過去、今日與未來」的動態呈現。我們希望結合人行道的景觀改造,建立具解說功能的步道,也就是「吉慶社區博物館」的起點。吉慶社區位處昔日「唭哩岸」聚落一隅,更是大台北地區通往北投、淡水的首要門戶。在淡水捷運通車,以及未來將陸續完成或開放的北投溫泉博物館、北投焚化爐、關渡平原生態公園等設施的效應下,吉慶社區將更加彰顯其門戶特質。在此規劃社區博物館,除了有豐富的文史與社區條件支持,更能藉由動態的解說步道與整體的景觀設計重塑北、淡地區的歷史之門的都市意象。
推動過程及方法:
經由初步問卷、訪談及座談的多次討論,及多次的社區觀察與分析,與居民共同討論出符合社區需求的步道內容,並與當地耆老及人士訪談,了解吉慶社區的發展過程,整理出屬於吉慶社區的文化特色,並將這些語彙轉化在設計內容中,以呈顯吉慶社區的人文特色,本計畫最後配合台北市政府養工處的整體人行道更新計畫,於90年完成步道的改善工程。
辦理成效:
保留原有的林蔭大道特色,提供給社區居民較之前更多樣豐富的綠意、舒適、安全生活空間行道樹、綠美化的整體步道空間。
(四)石牌綠園道
主要內容:
主要在結合石牌路一段兩側四個鄰里之參與,共同打造捷運石牌站、石牌路一段、石牌國小、石牌國中一帶通學步道及街道景觀,使之成為石牌地區綠色園道的入口門戶意象,並整合石牌社區跨鄰里的力量,針對居民長期期望改善之街道景觀及人行公共空間品質改善的課題,如石牌路一段兩側人行道、石牌國小、石牌國中周邊之通學、通勤、生活休閒步行空間品質、街道景觀風貌、地區入口意象特色、石牌社區通往各公園綠地學校開放空間之防災路線、安全照明及促進地方商圈振興等實質環境改善目標,共同參與討論出可行的方向與作法,以期形塑石牌地區能在人行活動及社區交流上,能達成更完善、舒適、安全、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共空間。
推動過程及方法:
主要是以參與設計的活動方式,帶動社區居民關心社區環境,進而經由初步的設計構想,討論並找出理想的社區願景。居民經由活動單的簡介,再加上各活動點的工作人員說明設計構想,圈選出比較理想的設計方案,並以闖關的方式串聯活動點,里民除了關心本里的改造計畫,也關心鄰里的改造計畫,從小到老都可以參與討論,除了讓居民對社區的環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外,進而讓居民在活動中互動,達到社區交流的目的。活動單中設計了方案票選,針對各個改造點,我們繪製了兩個設計方案供居民討論及票選,作為落實設計內容,並配合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的地區環境改造計畫經費,將於91年完成步道整體改善工程。
辦理成效:
提供給社區居民通學通勤的動線,更舒適、安全的整體步道空間。
◎吉慶社區地區發展計畫
主要內容:
吉慶社區地區發展計畫經由近年的社區參與經驗及幾次社區居民的討論,提出了吉慶社區近程、中程的社區發展目標,這些計畫將提交都市發展局研提可行的改造計畫或是配合地方鄰里建設計畫來進行。同時從吉慶社區三到五年來社區活動及小型社團蓬勃發展的趨向中,整理出以「休閒o健康o安居o樂業的社區生活網絡」為後續推動的共同主題,帶動社區自主參與地區發展計畫。透過社區意見訪談整理出地區的後續發展願景,項目如下:
1.期待成為綠美化、環保、健康、安全的社區。
2.社區步道空間之改善、延續與網絡化。商店招牌及街道空間整體更新與綠美化。
3.設置停車位及調整巷道車行方向。
4.石牌綠地徵收作為社區休閒活動場所
5.垃圾焚化廠嚴格把關防止焚燒物質影響居民健康。
推動過程及方法:
舉辦了多場的座談會,邀請社區居民對於幾年來的推動工作提出感想,並針對未來社區的定位及發展方向,由社區居民提出寶貴的意見,經由社區的意見整合為短期、中期、長期的發展計畫,並配合公部門或私部門的相關計畫,來落實執行於各單位的年度計畫中。
辦理成效:
地區環境改造計畫取向如:
1.吉慶里西側農地休閒農園及社區停車改造計畫。
2.公園巷及實踐街商店空間社區改造計畫。
基層建設計畫取向如:
1.制定商家空間改善準則計畫。
2.由焚化爐回饋金提供環境監測站及長期社區環境與健康研究計劃。
組織動員計畫取向如:1.組織社區綠色環保健康小組監督社區狀況。
(五)招牌更新美化
工作內容:配合營建署街區招牌改造計劃補助案申請辦理。
推動方法:1.結合福興、榮光里(以石牌路一段為主)推動街景招牌改造。
2.經過店家意願調查、召集會議、成立籌備小組、協商、規格、形式、設計、招標、拆除、更新設置、申請許可等改造過程。
3.期間自86年9月至88年1月完成,長達一年多的努力,終於重創商圈美麗的街景。
辦理成效:
1. 完成改造的店家共有59家,雖有少數未配合但也符合規定。
2. 改造後的石牌路商圈呈現出井然有序、整齊美觀的街景。
3. 招牌美化成為本社區的特色,堪為全國市容整頓的典範。
(六)發行社區刊物
工作內容與方式-
主導:編輯群、居民投稿。
內容:活動報導、人物報導、終身學習、社區服務、政令宣導…等。
發行:85年7月創刊至今已發行到第16期(季刊),以彩色印刷,發行數量2500本,每期透過鄰長、理監事、義工協助分送住戶及相關機關團體。
辦理成效-
1. 我們的願景:家是好所在,兒女仁有愛,人人呼真情,營造大家 庭。
2. 居民透過閱讀,了解社區各項公共事務後,能認同並積極參與,共同打造希望,才能實現夢想。
(七)網路系統:為順應現階段網路科技需求,改以製作社區網站提供居民參考並透過上網作意見交流。
網路系統:http://gichin.tacocity.com.tw/